大海道考察日记

http://www.xiangyata.net/data/articles/g01/44.html

大海道考察日记

巫新华

2000年2月4日 星期五 阴转晴

"大海道"穿越、考察的准备工作到今天已经基本就绪。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参加考察队的人员也已经全部到齐。明天我们就要踏上已经1000多年没有被人们正式利用的这条吐鲁番敦煌之间的古道。

考察队正式成员由四部分人员组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人,我和李肖。

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六人。分别是老骆(骆汉城、记者三组的领导、制片人)、马挥(策划组的大腕,据说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探险考察和可可西里禁猎记实等极具影响的活动都出自他之手)、徐进(摄像组副组长,摄像一行的积年,且与各种电视行当需用设备和野外设备通灵。本次活动除摄像外,还主管新闻、图象发送设备--B站)、王洁(女,记者)、黄文海(记者,摄像高手)、俞伟(记者,还兼管摄像和协助徐进管理B站)、朱江(记者兼摄像)。另外,李东、王桂馨(女)两位记者在敦煌组织接应。

吐鲁番方面两人。周辉(女,吐鲁番市旅游局副局长)、张永兵(吐鲁番文物局考古队队长)。

此外,还有搜狐网络公司代表于海民。吐哈油田物探公司司机三人。

还有北京某空气动力伞公司三人携伞,进行阶段性航拍配合。

准备阶段的主要问题是B站在吐鲁番当地调试一再出问题,无奈之下,又从北京空运来一台调换,目前已经趋于正常。不过这仍然是记者们普遍担心的问题。其实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三台沙漠车中的一辆发生重大故障已经不能使用。这个坏消息我暂时封锁没有告诉其他队员,只是督促吐哈油田物探公司带队的小周加紧与公司协商,改派一辆车来替换。

晚十点左右,小周通报说替换车最早也只能于明天下午5点赶到。由于考察活动内容已经按时间顺序排定,与老骆、马挥商量决定考察仍按即定时间开始,替补车到吐鲁番后连夜追赶队伍。

2000年2月5日 星期六 晴

上午在高昌古城附近,吐鲁番地方官员和当地群众为考察队举行的了盛大的送行仪式。地委、行署领导热情赠言,群众载歌载舞欢送之外,还捧上美酒、可口的馕饼、干果。

高昌古城遗址位于吐鲁番市东约50公里,胜金口南8公里三堡南侧。地理坐标为东经89度32分10秒,北纬42度51分零2秒,海拔:-50米。城址在火焰山南部平原绿洲,地处吐鲁番盆地的中心。由此东略偏南行可至鲁克沁(汉唐柳中城所在地),再东行到达鄯善(唐蒲昌城所在地);东南或南行越过库鲁克塔格,通过噶顺沙漠(唐代大沙海)可至敦煌和罗布泊地区;西南行到达托克逊(唐天山县城所在地);西行可至交河古城;北经胜金沟谷(唐新兴谷)穿越火焰山,再沿恰勒坎山谷北行翻越天山可直达奇台,折西行可达吉木萨尔护堡子古城(唐北庭都护府所在地)。高昌古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现存古城遗址,是高昌回鹘时期在唐代高昌城基础上改建增筑的。遗址分内、外城。外城周约10里,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城垣基址厚约12米,城墙残高 5-11.5米,夯筑墙有弧线及内凹现象;墙外筑有较密集的马面,遗存5座城门缺口,个别的还有瓮城残迹。内城大致位于外城中间,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城周约7里。西墙及南墙保存部分较多,北墙仅余一些残迹,东墙毁,城门无存。内城主要为宫城及寺院建筑;外城有寺院及居住遗址。遗迹中较为重要的约有4处:一.内城中偏北的堡垒式建筑,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周约700米。内有残高15米的土坯塔及一些殿基残迹,俗称"可汗堡",似为宫城。二.外城北部中间建筑基址群,规模较大,与宫城关系密切。三.外城东南部塔基和残窟,窟内残留壁画。四.外城西南部四合院式寺庙遗迹,残存有多层龛的塔基及一些附属建筑残迹。遗址中曾出土大量文物,以唐代和回鹘时期文物所占比例较大。

离开高昌古城,车队在风蚀荒漠沙地上径直东南行,约40km到达阿萨协亥尔古城遗址,当地人称大阿萨古城。Hasa一词属于那一种语言,词义是什么目前还没有定论。有学者认为Hasa是波斯语,意谓"城堡",准确的发音应为"Hisar"。就这些语音,我曾请教过波斯语方面的专家学者,未能得到与城堡相关的答案。在塔里木盆地周缘众多古遗址中,用Hasa命名的古城并非仅限于吐鲁番一地,昆仑山南缘的一些古城遗址也用Hasa这一名称。比如,和田地区策勒县阿恰镇阿希村的阿萨(Hasa)古城就是典型的一例。这些古城历史上大都曾或长或短有过吐蕃入主的时期,故此也不能排除Hasa为古藏文语音遗存的可能。Xeher为维吾尔语,意谓"城"。古城地理坐标为东经89度37分18秒,42度35分39秒,海拔-138米。

遗址位于艾丁湖东部一片风蚀荒漠沙地上,四周多风蚀沙沟。所在地部分地表轻度盐碱化,生长有骆驼刺、芦草等植物。遗址北约1公里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泄水沟,沟宽而浅,时常有水,车辆难以通行。沟北岸有一片斜坡墓道的晋-唐时期墓葬群。西北为一片芦草地。东北约2.5公里为克其克阿萨佛教寺院遗址,克其克(Kiqik)是维吾尔语,意谓"小"。

遗址为土坯建筑,大致呈长方形,方向北偏西20度。西城墙和北城墙较为平直,东墙略呈弧形,南城墙中部稍突,均已倒塌。东城墙、西城墙长约58米,南城墙、北城墙长约95米,面积约5400平方米。城墙基宽近5米,从倒地的残墙判断高约3-3.5米。紧挨南墙中段为一实体烽燧,已严重损坏,底部因圮土堆积已无法测量原来的形状,残烽顶部南北长15米,东西约11米,残高5.5米。烽燧保存状况稍好,其南墙与南城墙共用一段。古城东北部、西北部有一些倒塌的土坯堆积很可能是房屋建筑遗址。东南、西南、西北城角均有形似角楼向外突出的圆角形建筑。北墙中部有一豁口,可能是城门所在。在古城东北部现在仍能眺望很远,此处是观察通往柳中或高昌古城绿洲地带交通的绝佳位置。

城内地表散布陶片,大多为夹砂红、灰陶,火候较高,陶质坚硬。相当一部分为轮制陶片,且多为为厚胎,显为器形较大的容器,可辨器形的有罐、盆、瓮等。陶片纹饰大致有水波纹、弦纹夹水波划纹。1988年3月吐鲁番文物普查队曾来此调查,采集到铜盘碎片、北宋真宗时"成平元宝"铜钱。另外,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曾到此劫掠文物(其中有许多珍贵的汉文、吐蕃文和回鹘文文书)。另外,1988年附近古墓被盗,吐鲁番文管部门清理出三件陶器,其中以一件虎子最具特色。虎子是典型的中原文化日用器物,其使用者应是汉人或为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当地其他族群居民。

1928年,黄文弼曾来此处考察,他认为是第九世纪以后之遗迹。大阿萨或为当时官署所在地,小阿萨在回鹘人迁入吐鲁番以后,尚继续为居民所崇拜。

遗址现今的保存状况与20世纪初外国探险队,以及随后黄文弼先生所见情况相比已经相差许多。

2000年2月6日 星期日 晴

昨晚,追赶队伍的车,在荒漠中迷失方向,陷落在爱丁湖外缘泥沼中。我们用另外两辆沙漠车几次拖拽,拉断数根钢丝绳后,明白考察队已经无力解救。只得请求吐鲁番地区帮助救援。考察队留下周辉、张永兵协调救援工作,待脱困后再赶上,其余成员继续前进。这次考察活动吐鲁番地委、行署给予大力支持,专门委派地委办公室主任赵文泉帮助安排考察活动的组织准备工作,并协调当地各部门全力配合。地区领导的支持和赵文泉主任细致入微的配合,得到全体考察队成员一致的赞赏和由衷的感谢。

离开阿萨古城,东南行约12km经过迪坎尔村。迪坎尔村是大海道所经吐鲁番境内最后一个绿洲。我们沿库木塔格沙漠与库鲁克塔格之间一条东南斜向的山谷前行,在断续相间的流沙、戈壁地面行进约10km,进入恰什乌瓦山谷。沿山谷行进4km左右,选择一处紧靠崖壁向阳台地为营地。稍做安顿,便西南向夏勒塔让山谷方向寻找火山蛋富积山头和古生物化石谷。

库鲁克塔格山地海拔不高,通常在600-1200之间。奔驰沙漠车--UNIMOG充分显示出卓越的越野、爬山性能。没有花费多大周折就在夏勒塔让山谷东侧找到富积火山蛋石的山头。山头上遍布完好和大量为探明究竟而被人打破的火山蛋石,奇特的是几乎每片打破的火山蛋石中心部位都是中空的。

古生物化石谷由李肖、王洁和俞伟一同前往。

2000年2月7日 星期一

因车位紧张和送片的需要(B站工作不正常),王洁由赵文泉派车接回吐鲁番并送往乌鲁木齐。周辉成为考察队唯一女性。

从今天开始,大海道路线考察前途均为无法预知的路段,考察活动中的探险色彩一下浓重起来。大海道是古代吐鲁番敦煌之间最近的一条道路,开通于汉代,唐以后渐少使用,并逐渐成为民间少数从事冒险行业者的专用道路。道路特点突出,如《周书.异域传》高昌条记载:"自敦煌向其国,多沙碛,道里不可准记,唯以人畜骸骨及驼马粪为验。又有魍魉怪异";《隋书.西域传》记载:"度沙碛千余里,四面茫然,无有蹊经,欲往者寻有人畜骸骨而去,路中或闻歌哭之声,行人寻之,多致亡失,盖魑魅魍魉也"。《西州图经》记载:"常流沙人行迷误,有泉井,咸苦,无草,行旅负水担粮履践沙石,往来困弊。"

1996年4-5月,我在进行吐鲁番唐代交通路线的考古学考察过程中,受经费制约,对大海道的实地考察未得进行,但是,经当地群众提供线索,于迪坎尔村找到一位名叫米吉提.哈吉的老人,他是唯一仍然在世的,四九年以前曾多次从这条道路往返敦煌的驼工。1996年老人八十六岁,在我们走访过他三个月之后过世。老人十五、六岁便开始随父辈往返于此路,最后一次是四六年从敦煌为人驼运鸦片和茶叶。米吉提老人为我们详细讲述了行进路线及沿途地理形势。经把老人的叙述材料与十万分之一地图相对照,发现材料基本可靠。抄录如下:

第一程,(交通工具是骆驼,从迪哈尔)赶大早出发,东南行,二十里至恰什乌瓦,沿途是沙砾戈壁无水,二十五里至恰舒阿艾格兹(艾格兹是维吾尔语Egiz,意为谷口),十里过恰舒阿山,八十五里至秋格明塔什(Tugmen Tax),宿营。秋格明塔什意为磨盘石 ,近旁有泉,水咸苦。当日过恰什乌瓦后就行进在觉罗塔格(Qol Tag)、即库鲁克塔格(Kuruk Tag)东端北缘缓坡谷地中,沿途小沙丘连绵不断,整日无水。

第二程,继续东南行,五十里至肖尔布拉克(Xor Bulak),意为碱泉,三十里过阿齐克山(Aqik Tag),三十余里至博拉塔(Bohatar),宿营。当日所经或为沙砾戈壁或为连绵沙丘。

第三程,继续东南行,沿途为软戈壁,沙砾硬地,百三十里至江嘎勒布拉克(Jangal Bulak),意为灌木井。

第四程,继续东南行,沿途是覆盖有薄砾石硬地,十里至白石滩,沿途尽是白石,又二十里至白石山,八十里出山,此后又十余里,至雅库度克(Yar Kuduk),宿营。雅库度克意为山岩井。

第五程,东南行五十余里入谷,四十里出山谷,二十里至库木库都克(Kum Kuduk),意为沙井。

第六程 ,东南行七十余里至江尕勒克(Jangallik),意为灌木丛,南行五十里至洋塔克库都克(Yantak Kuduk),意为骆驼刺井,水甜可饮用,宿营。此处有沙生植物可供骆驼食用。

第七程,东南翻越沙山,七十里至淤泥河,再东南约百里至干山宿营,此地也有沙生植物。

第八程,东南行五十余里,进入乱石山,继续东南行约七十里至雅尔果勒(Yargul),意为山谷,宿营。

第九程,东南行百二十里至穷库勒(Qong Kol),意为大水池或大湖,附近有长城墙,宿营。(按:从地理形势判断,此处应为洋水海子。小方盘城即在此处南面不远,多数学者认为小方盘城即是汉玉门关。)

第十程,东南行约百余里至敦煌。

据米吉提老人介绍,十天已是较快的行程,1946年,他从敦煌替人运鸦片那一趟走了十二日,本来想直接西北行穿越噶顺沙漠,途中迷失道路,驴因饥渴而死,唯剩骆驼。他与同伴把货物卸在途中,轻装觅路前行,最终得到迪坎。休息后,又返回沙漠取回货物。米吉提老人介绍,1946年运鸦片时,由于是从敦煌西北向迪坎行走,途中错认了标识,以至迷路。

本次考察我们准备从迪坎尔沿东南方向径直向敦煌开进,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近,也才符合古文献的记载。

今天主要经过恰舒阿山谷,恰舒阿山东南宽广的山间谷地,到达秋格明塔什谷口。沿途多低矮的小山,山间谷地多是极为碎小的细石戈壁。小山背阴面有少许积雪。原本准备于秋格明塔什布拉克宿营,但是,考虑到B站、摄像器材、对讲机充电的需要(野营,地表或帐篷内温度过低,影响充电),沿一条东西向的汽车便道西行约10km找到一个金矿。与矿点负责人商量之后,在矿工破旧的宿舍住了下来。

天黑前,在矿点周围散步,拣到一块有五彩金属光泽的矿石。

2000年2月8日 星期二 晴 4-5级风

昨晚,于海民问我为什么要在这个季节进行考察。其实这是将就大海道特性的结果。大海道古代影响人们通行的原因,在于沿途常流沙(多大风)、有井泉却苦咸(无饮用水源)和夏季酷热。这一地区无风或少风季节为深秋和冬季。再者冬季地表有积雪,行旅无须背水,只要担粮既可。

东南行85km,经秋格明塔什布拉克、硝尔布拉克,到独驼山宿营。沿途仍然是山头低矮,沟谷平缓。地表、山头一直在变换青、红、黄、白等不同色彩,似乎暗示这里蕴涵多种矿藏。秋格明塔什布拉克(布拉克,维吾尔语。意为泉)、硝尔布拉克这两个咸水泉已经干涸,不过沟谷中的水流痕迹赫然可见。这些年随吐鲁番、哈密地区石油开发力度的加强,地下水位逐年降低,吐鲁番大多数坎尔井都已经干涸,连迪坎尔这类接近爱丁湖的低地也难逃厄运。秋格明塔什布拉克和硝尔布拉克这样的老泉眼很可能也遭遇了这样的厄运。

独驼山,是旷野中极为醒目的红山头,估计山石富含铁。独驼山并非地图上的名称,只是一个无名山头,因傍边有一行孤独的骆驼脚印,大家一致同意如此命名。

寒风中,老骆他们忙着编辑和发送新闻,我和李肖商量完第二天的行程,与司机师傅们一同准备晚饭。大家拿出鞭炮、礼花、礼炮可劲放了一溜够,把北京禁放烟花爆竹的委屈一股脑发泄在这亘古荒漠上,也让野生动物一睹千古奇观。

2000年2月9日 星期三 晴 4-5级风

早起,钻出帐篷,每人的眉毛、头发都挂满了白霜,我们那唯一一瓶准备庆功的香槟也已经冻裂。四裂的酒瓶碎片散在地上,酒液却冰冻成瓶形立在原处。我倒空茶壶,把冰香槟装了进去,带上车。

行程:独驼山--喀瓦布拉克塔格北缘山谷--喀瓦布拉克--大洼地,直线距离接近汉玉门关--小方盘城90km,实际行程140km。

喀瓦,维吾尔语,意为葫芦;塔格,维吾尔语,意为山,喀瓦布拉克塔格汉语意思即为葫芦泉山,山当因泉(喀瓦布拉克)得名。喀瓦布拉克塔格是目前我们所经地区最高的山,沿山北缘东南行约40km到达喀瓦布拉克泉。考察路线是按照十万分之一和二十万分之一地图选定的,喀瓦布拉克泉所在地是一处洼地,应该汇集方圆近百公里的区域的来水。实地看过,才发现地面没有水,也不见泉眼,只有遍地的野生动物蹄印和用蹄子刨出的小坑。

失望之余,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动物蹄子刨出的坑上,用小锹一挖当即出水。原来地表水干涸之后,地下水位仍然很高,只要稍微下挖就出水。聪明的动物!不过水又咸又苦,人不能饮用。

离开喀瓦布拉克泉不久,车载电台突然传来失陷在泥沼中那辆车的呼叫。车载台最大呼叫距离20-30km,一定是失陷车按照我们提供的路线坐标赶上来了。立刻停车等候。三四十分钟后,看到赶上来的沙漠车。欢呼声中,一拥而上。车无损,人无事,张永兵还带来吐鲁番地委赠送的保鲜葡萄。

充电又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绕行30多km后,来到在大洼地钾盐矿,受到看矿工友的热情招呼。在用盐矿电台与吐鲁番地区化工公司联系之后,又得到白吃白住的关照。

2000年2月10日 星期四 晴 风大约5-6级,或更大

行程120km,直线接近约80km。路经十几km的沙沟,铁门关一般的风蚀沟谷,密集的馒头山山区,野生动物出没的笔架山谷地。

进入南湖戈壁腹地,风蚀地貌越来越多,铁门关是较为典型的一处,关门似的崖壁山石被风吹蚀的千孔百创,极象看门的怪兽。这一带风大的直接原因是正对十三间房风口地带,越过东天山断裂缺口的大风从十三间房经这里狂吹进入库木塔格沙漠。

行进约40km,大片馒头似的小山挡住去路。UNIMOG沙漠车可以翻越,不过行进速度要大大降低,大家商量之后,决定绕行。

绕出馒头形山区,进入笔架山谷地。突然间便出现大面积野生植被。麻黄草、骆驼刺和其他一些不知名耐旱草本植物一丛丛映入眼帘。

麻黄草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用它提炼出来的麻黄素十分贵重。因而这些年对麻黄草资源的开发,对荒漠植被的形成极为严重破坏。大家商量决定不公开这处麻黄草地位置,以保护这种荒漠植物资源。记者们忍痛放弃一条有价值的新闻。

就在大家讨论麻黄草保护的时候,有人发现前方远处有巨大的动物活动。用望远镜观察后,落实是野生骆驼群大约7-8只。未等我们接近,骆驼们就已经穿过谷地跑进山谷。

继续行进中,大家都达起十二分的精神,注意观察以期发现新的野生动物。果然在一处狭长的谷地中首先是发现一群6只黄羊,接着又发现一大一小两只野生骆驼。因山谷狭窄,山坡又较为陡峭,骆驼只能在向前奔逃,给我们的摄影记者提供一次绝佳的拍摄机会。不久两只骆驼分头跑开。大骆驼有意放慢速度,带领我们跑向另一方向,我们被大骆驼的牺牲精神所感动,为不使野骆驼因劳累受伤,也主动放弃追踪。

大海道考察经行的大部分地区历史上一直是野生骆驼活动区域,19世纪末欧洲探险家最初对新疆的兴趣就在野生骆驼、野马、野驴上,并由此发展到大规模劫掠文物。

寻找避风营地费尽心思,仍未如愿。寒风一夜劲吹,晚饭只有半数人吃到方便面,其他人只能啃干馕就冰罐头。

2000年2月11日 星期五 晴 4-5级风

早起,所有的水都冻成冰坨,敲碎矿泉水瓶,弄了一杯半温不烫的茶赶紧离开这风灾鬼难之地。

行程100km,直线距离约50km。遭遇新月形沙丘,UNIMOG沙漠车碰到对头,数次陷车后,被迫绕行近40km。之后,又钻进亚尔果勒深谷,深入十几公里后被迫退出,再绕行。沙丘、深谷对驼、马而言不成问题,巨大的沙漠车却不能迈腿步行。

距离小方盘城直线已不足60km,无奈天晚,宿营。

2000年2月12日 星期六 早起阴有小雪,中午转晴

行程近80km,到达小方盘城,唯一的阻碍是疏勒河谷,车又陷在沙窝里,挣扎出来爬上河岸远处的汉代烽燧、长城映入眼帘。我们无法越过长城,只能如同汉唐胡骑那样在长城北面,沿长城狂奔,寻找通过的缺口。直到接近小方盘城才得以越过,进入关内。

从大小阿萨古城到小方盘城直线距离456km,古代这里是无人区。现在虽说时见矿点,但是还是没有多少人气。

我们以古代行旅看见绿洲一般的心情,奔向汉玉门关。接受当地群众欢迎之后,沿现代公路直扑敦煌。

编辑:陈爽

2003-05-20 05: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