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http://wangf.net/01/007.htm

冬之旅之六 泪河

老冷

时间:2001-04-03.17:21:11

春节后回到北京的家,隔着双层玻璃窗,看密密匝匝的大雪,无声飘落到对面塔楼的楼顶上,蜂窝般悬在楼外的空调主机上,还有,不远处小月河的冰面上,以及小月河南岸元大都城墙残存的土垄上。这个多雪的冬天,即将过去了。

电视新闻里,每天都有关于内蒙和新疆雪灾的消息。让我想到了阿尔泰山,想起了布尓津县那个叫作巴依喀拉萨孜的深山小村,想起村里那个开饭馆的马老汉。一年里有一半的时间,他们与白雪为伴,赶着雪橇追逐野兔、马鹿甚至黑熊。只有夏天,会有前往喀拉斯湖的游客路过这里,轰鸣的汽车声惊扰了周围群山里的鸟兽,遮蔽天空的桦树和雪松也为之震颤。

马老汉对于外面的世界不屑一顾。我缺啥?啥也不缺。有百发百中的枪法,有健壮能干的女人,有忠诚的猎鹰,有枣红色的哈萨克母马,还有,政府那些繁琐的法令在这里形同废纸,马老汉统治着这个山谷。在夏日正午的温暖阳光下,马老汉端坐于村头饭馆的凉棚外,向歇脚吃饭的游客们兜售政府严令禁猎的动物皮毛和肉类:“喂咦,这鹿鞭你们年轻伙子可不敢用,要是用了,你的羊刚子(媳妇)一夜不得睡觉!”

马老汉来自甘肃临夏,我提起河州八坊,他转过了眼睛看别处,淡淡地说,嗯,河州,我十几岁就出到口外来了。怎么到了阿勒泰呢?老汉不回答了,指着远处牵马过来的一个瘦瘦的小伙子说,那是我孙子,枪法好着呢。我想,考虑到河州回民在现代中国西北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考虑到他身上无法隐藏、鼓荡而出的桀骜不驯的天性,如果他肯讲,他这七十多年的人生一定充满了惊险和危难,一定是我们观察新疆历史的一扇幽深的窗户。我问他,如果冬天来这里,会是什么样子?他哈哈笑了,什么样?除了雪啥也没有,要去布尓津得坐雪橇,雪大的时候,就哪儿也不能去了,在家里烤火吃羊肉吧。对于我,也许这样的冬寒生活并不坏,可以让我更接近他们,并接近他们的过去。想到近似冬眠般的深山的生活,不由得神往。

这个冬天,阿尔泰的大雪给牧民带来了灾难,那么,马老汉他们又是怎样呢?连马鹿都冻死在森林里了,齐腰深的积雪一定阻住了猎人的脚步。白雪掩埋了蓝色的喀纳斯河,夏日宽阔的布尓津河现在已经与原野无法分别。……可是,站在北京的高楼里,只能看到很近很近的地方。

那天中午去沙隆达吃饭的时候,按照老习惯,随手从书架上边疆史地类抽出一本小册子,到了饭店,点了饭菜之后,开始读起来。这是日本人多田等观的回忆录《入藏纪行》的中译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本来是为了打发等候的时间,没有想到,一读就被迷住了,莲藕炖排骨、洪山紫菜苔,也不能让我把视线移开。我一个人吃饭,从没有用过这么长时间——整整一个半小时,终于把书读完了。

多田等观1890年出生在日本秋田市一个僧侣之家(他的名字可能就暗示了他所属的派别),1910年他20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受大谷光瑞之命,在京都随十三世达赖的使者察瓦提托学习简单的藏语(那时日本还没有藏学),由此与西藏结缘,时间差不多有一年。1912年初,达赖的使者要回西藏了,大谷光瑞又让多田等观陪同他们到印度,从而进入了喜马拉雅山地。这一年3月,在噶伦堡,他谒见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并得到入藏的邀请。又是受到大谷光瑞的指示,多田等观决定了他的西藏之行。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之后,1913年,他翻越喜马拉雅山,秘密地从不丹进入西藏。在拉萨,受到达赖的特别礼遇,他成为色拉寺的学僧,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喇嘛课程。1923年初,多田等观辞别达赖,离开记录着他十年生命的西藏,经印度返回日本。

那真是现代东方历史的一个转折的时刻。在中国的西部,留下了多少西方探险家的脚印啊,他们中的奥利尔·斯坦因、斯文·赫定,都足以名列中国历史的“异人传”。在那些充满探求未知世界渴望的外来者中,除了欧洲人,就是日本人了。所有这些过去被指责为特务的日本青年,大都受命于一个日本僧人,他就是神秘的日本京都西本愿寺的法主大谷光瑞。以不可思议的生命力跋涉于塔克拉玛干和昆仑雪峰的橘瑞超,先于多田入藏学习的青木文教,都是名列大谷光瑞“英才教育”的弟子。大谷光瑞还曾经派自己的弟弟潜入五台山谒见十三世达赖喇嘛,从而建立了西藏与日本间的秘密管道。我相信大谷与日本政府一定有联系,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大谷所具备的世界学术的眼光与敏感,使他在许多方面走在日本政府的前面。比如,1902年他还在伦敦留学时,就发起了日本人的第一次西域探险。后来,他以西本愿寺的财力几乎支撑起了日本全部的中亚探险活动,并促成了日本中亚学的兴盛。可以这么说吧,要理解近代日本隆盛发迹的彩虹之路,大谷光瑞是一个好标本。

更有意思的,是大谷派遣到中国西部的这些年轻僧侣。他们不同于斯坦因、赫定、贝格曼这些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人,后者进入南疆、河西的时候,很明确地知道如何理解和处理资料,所以能够获取最有价值信息,迅速完成学术报告,引起西方学术界的强烈关注。而橘瑞超、青木文教、多田等观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除了粗略地学过一点工具语言,几乎可以视为“无知”。可是,就是这样几个近乎无知的青年,以他们的单薄而坚韧的身体,挑战了许多极限,创造了许多记录,并且,给学术史上颇有地位的日本中亚学打下了基础。

当年我读橘瑞超《中亚探险》(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时,对横穿沙漠、涉险克里雅河上游的两段,留下极深的印象。请看看他回忆穿行沙漠腹地时的讲述吧:“我们走了10天、15天,四周的景观依然没有变化,看到的只是沙的波涛,一棵绿色的草也见不到。就象在漫长的航海中晕船,几个维吾尓人在沙漠中走得像喝醉了似的头脑晕眩。……有时陷入冥想之中,我清楚自己也面临死神,但我什么也不怕,心里闪烁着一道光明,没有任何恐惧的念头袭来,遵奉法主大谷光瑞师的命令,一切都会好的。”当时他一直在骆驼背上,体力的消耗自然不能和那些带路的维吾尓人相比。但是他所表白的内心的平静,我是相信的,因为这之后,他进行了更危险的探险:沿克里雅河向昆仑山深处进发,直至亘古荒寂的羌塘高原,而那是对人体力极限的巨大挑战。斯坦因努力过,失败了(请参看斯坦因《沙埋和阗废墟记》第13、14章,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橘瑞超爬得最高,最接近成功:“眺望着前面只有几英里的昆仑雪峰,到达山麓对我们来说却是那么的不容易,这个高原海拔在一万英尺以上,覆盖着千古冰雪的山脉环绕,但美好的风光和其他值得看的东西已经唤不起我们的兴趣,看到的只是残存的几头牦牛、马、羊,一瘸一拐的样子。……这样走了两天,粮食也吃完了,……已经没有可以生火的任何东西了,我们啃着冰块持续下行,又是一个陡坡,我们沿着溪流下降,河水最终从断崖绝壁上急转直下,变成了冰水的瀑布,一泻千仞,谷中云雾缭绕……我们走到了非常危险的断崖之上。”

那样的行径,需要什么样的意志力和生命力啊。这样的生命力,注定了日本民族在近代世界的如日之升。同一时期的中国,是否有同样的生命力汹涌于个别的生命体内?我不知道。然而,中古时期的法显、玄奘等人,无疑都具备同样的生命力。说到法显和玄奘,我得回过头来说多田等观了。

在多田之前,已经有好几个日本僧人分别从四川、拉达克和印度进入西藏。其中河口慧海、青木文教都在拉萨体验过寺庙生活,携带了很多藏文经卷回到日本。但是,在拉萨停留最久,带回经卷最多的,是多田等观。十年的拉萨留学生活,对于今天向往新大陆的青年人,也许难以明了其漫长和艰苦吧。

多田是个老实人,在回忆往事时没有刻意渲染这种漫长和艰苦。他诚实地讲述了自己和西藏之间结缘的过程:不是由于理想和志向,是种种机缘推动他成为色拉寺的一个僧人。他本不愿护送察瓦他们到印度,因为钱给的不多;他也没打算去西藏,可是他不能抗拒大谷光瑞;他进藏以后,本指望一切轻松,得到照顾,没想到达赖让他过一种普通学僧的生活——关于这一点,我们来听他自己讲吧:“我逐渐了解到寺院生活相当艰苦,使我不知如何是好……当时我尚年青,还没有下决心要在今后花费数年时间去攻克西藏佛学,我想出了个较舒服的办法:要求给我派一名家庭教师辅导我学习。我立即受到达赖的训斥。看来这里根本没有家庭教师一类的老师。达赖谆谆告诫我说,在西藏要学习佛教必须进入寺院修行,同时告诉我要亲身体验学习的内容,否则学不会西藏佛教。他甚至说,你是从遥远的日本来到西藏的,你必须下决心学习才行。我大失所望,因为我只想着自己,我认为可以受到很好的照顾才来进行学习,但我又想,如果达赖为了这件事不高兴可不得了,于是我说‘那么就进寺院学习吧’。我终于下定了决心,让他们安排我到寺院去。”

多田基本上没有谈到他对于故国亲人的思念,也没有谈到适应寺院生活有多么困难,看来,对于他这样意志坚如铁石的日本青年,这并不是大问题。只是有一次,谈到夏安居的僧人生活时,说:“这时经常下暴雨,下雨时周围的群山峻岭白雪皑皑,雨水冰凉刺骨,当倾盆大雨时你不得不跳入水中,因为在水中比淋雨要暖和得多。这里的气候跟日本真是相差悬殊。”

多田细致地讲述了色拉寺的学习过程、回忆了包括达赖喇嘛在内的许多他无法忘怀的西藏人、概括地谈到他对西藏社会的了解和认识。这些都不是打动我的地方。打动我的是他不曾写出的部分——他是怎样在拉萨安处十年的?经卷的记诵和讨论,与天上的日落月起之间,是怎样协调一致而互不侵扰的?

现代中国学者中,也曾经有人深入藏区寺庙,长期与喇嘛共同生活,比如李安宅先生。这位毕业于燕京大学、并在美国加州大学和耶鲁大学进修过3年的社会学家,抗战时期,即1938年至1941年,偕夫人于式玉先生,以3年时间到甘南拉卜楞寺做实地研究。(有兴趣的朋友,参看李安宅著《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李、于两先生,和同时前往敦煌并扎下根来的常书鸿先生一样,是民族危亡关头书生爆发活力的经典例证。可是,恕我苛刻,我还是要说,李、于两先生在拉卜楞的生活,和多田在色拉寺的生活比起来,既不是真正的寺院生活,也远远谈不上艰难。

说到在西藏寺院里学习、打发生命,我想起元旦前两天听藏学家王尧先生所讲的故事。那是在勺园的饭桌上,大家向王先生请教六字真言的正确念唱方法,王先生认真演示之后,话题自然就扯到西藏历史上。王先生說,最早到西藏喇嘛庙里出家的汉人,可能是南宋的亡国之君宋恭帝。我说,是吗,我不知道。他瞪圆了眼睛看我:我不是送了你我那本小书了吗?那上面有一篇文章是写这个的。我立刻两颊发烧。

晚上,赶紧找出王先生这本《西藏文史考信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其中有一篇《南宋少帝赵显遗事考辨》(案,显字误,字当作濕字去掉左边的水旁),才知道,在汉文史料里,1276年,不满七岁的宋恭帝(被元朝封为瀛国公)被俘至大都以后,记载就很少了。到1282年,宋恭帝12岁时,朝廷文件显示,他被遣送到上都开平。1288年10月丙寅日(即14日):“赐瀛国公赵显钞百锭。”十天后,又说:“瀛国公赵显学佛法于土番。”年底,宣政院的一份文件提到“瀛国公母子已为僧尼”,可见这一年,十九岁的宋恭帝和他的母亲都被元朝安排出家了。而且,宋恭帝出家学佛的地方是土番,即西藏。他后来怎么样了呢?汉文史籍再也没有了记录,幸赖藏文材料中偶有踪迹,也幸赖有王尧先生这样的学者居然从中寻找到了联系。

王先生依据各种藏文史料,考证出宋恭帝在藏文中被称为“合尊”,合尊是他出家以后的法号。王先生并考证出合尊出家以后,学习藏文,成为把汉文佛典译成藏文的翻译家,并且还担任过萨迦大寺的总持(天啊,我曾经拜访过那个宏大的寺院)。合尊翻译了《百法明门论》,还有深奥的《因明入正理论》,在扉页留下了题字,自称“大汉王出家僧人合尊法宝”,被藏族史学家列入翻译大师的名单。

关于宋恭帝的结局,汉文《佛祖历代通载》有这一句:“至治三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王先生由此说:“瀛国公是英宗至治三年被赐死于河西的。”我细玩文意,觉得这里“赐瀛国公”是独立成词的,不是被赐死的意思。至少从文字上,看不出宋恭帝是暴死,后面“诏僧儒金书藏经”,更是渲染朝廷的礼遇之意。第二天,我把我这个想法告诉王尧先生,王先生笑答不然,又说:“你那个理解也可存一说。”于是,他又送给我一本他刚刚出版的《水晶宝鬘》(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

无论如何,元英宗至治三年,即公元1323年,宋恭帝才结束他作为喇嘛的生活,也结束了他47年的俘虏生活,这一年他54岁了。算下来,他在西藏度过了35个春秋。这才是漫长的时间呢。引人遐想的35年啊,在混合着雪水的清甜和酥油的暗香的土石寺院里,在星月流逝不见异同的诵经日程里,故国的回忆是否会偶尔袭上心头?西湖的荷叶,临安的梅花,不知在哪一座寺院的油灯下撚动佛珠的母亲,是不是真的被青藏高原的寒风吹散不知去向了呢?

元旦之后的某个下午,我来到东城区府学胡同的文丞相祠,那天气温是零下十几度,寂静的胡同里只有远处的汽车声。丞相祠积雪如新,有小鸟的足迹划过雪面。就是在这个小院里,七、八岁的宋恭帝被元朝派来说服文天祥降元。史籍里关于这一段记载简略,说。文天祥不待小皇帝开口,伏地大哭,只说了四个字:“圣驾请回。”恭帝“噤不得语”,劝降的工作无法展开。王尧先生在饭桌上也讲了这个故事,他拱着两拳,学文天祥的样子,道:“陛下,你还小,你不懂,你请回吧。”我被王先生的语气所震撼,心想,他把自己的人生感悟也放进来了吧。在丞相祠徘徊的时候,太阳斜照,雪地上反射着白苍苍的光。我相信,王先生對当时景象的假设更准确。

抬头向上看,看到的是由于寒冷而异常干净的蓝天。

老冷

时间:2001-04-03.17:38:17

呵呵。俺可是一边听巴赫一边冬之旅的。文章里面一定浸润了巴赫的归纳或者演绎。请大雨兄弟来分析分析?

今天下午我听的是:

1, Goldberg Variations, Andreas Schiff

2, Toccata BWV911&Partita BW?V826&Englische Suite No.2 BWV807 Martha Argerich

3, Concert Brandebourgeoid

4, Concerto for two violins in D minor Mutter&Accardo

隔水观音

时间:2001-04-04.13:31:00

真是好文章!读余秋雨的散文,是一种享受,读您的文章,是一种心灵的历险。

荷音

时间:2001-04-04.13:42:16

:)

最后一句结尾,可不是巴赫的。

大雨

时间:2001-04-04.15:35:47

文章好。和以往的一样好。

至于音乐嘛,还可以更讲究些。

比如那个哥德堡变奏,就算你不喜欢大键琴,那钢琴的至少古尔德的三四个随便哪个都成,要不还有尼古拉耶娃和加夫里洛夫。席夫那种轻松愉快的明星文人气质,实在不适合这曲。

阿格里奇的显然是原版系列里的一张。音效还好,但想到的不是巴赫而是阿。不过,你已经正版意识而且不破了,应该是花了正版的银子买来阿的巴赫?太奢侈了。

勃兰登堡怎么还用了法语啊,估计两种可能。一是找了个法国公司出版的或者法国乐队、人士演奏的版。一是看到archiv的galleria系列李希特版封面很气派,嫌上面的正牌德语太复杂(或其他),中间的英语太通俗(或浅显),就找了下面的法语。不过前面该是concertos,最后一个字母好象用s更好。法语里没太多这种词尾的。不对。你不会这么粗心的。该是别的什么语言,瓦隆还是意大利?

至于最后一个,那么常见的曲子。好版无数。卡拉扬已死,穆特就不必听了。里卡多吱牛吱牛帕格尼尼还算合适,巴赫就不必了。你明明该有格鲁米欧、谢林等等的名版。实在没有,我这里有奥依斯特拉赫、施耐德汉等等的,可以供对照。

话说回来,版本比较比较无聊,不过你既然这么认真地对待音乐,说说也是好玩的。可能正是平庸花哨的版本使你的心灵并未接近巴赫,看到的只是寒冷而干净的现实天空。这却是我等读者的幸运:你反而在音乐闪烁的背景中集中了精力写文章,前面说过了,文章和过去一样的好,一如既往的好!

打球去了,祝贺的话、坏人拿巴赫韦伯恶心我的话,再说再说:)

西西弗

时间:2001-04-04.16:30:16

大雨兄谈起音乐来如此认真,为什么还总假装谦虚:)

看来不逼不行。:)

一桶糨糊

时间:2001-04-04.16:35:33

“当今天下大散文,南秋雨,北老冷”,说这话的叫光盘贩子,我认识的。此人贯以岳不群自居,不知道这话是否有什么深意???

前日读了篇文章,名字叫《记忆之救赎——一个莫尔特曼式的解说》。内容太深奥,属于神学的东东,我没读懂。但作者开篇引了两句名言,我基本上还是能够理解的。

“忘记导致放逐,记忆带来救赎”——Y.Vashem

“人与强权的争斗,实是一场记忆与忘记的争斗”——M.Kundera

该文作者以为记忆之具有救赎,来自其自身的否定意识。此记忆是否定性地认同过去,而非合理地认同过去。拒绝“正统历史”对不幸的吞噬,同时提供一理想方向。

马老汉有逃犯嫌疑,合田是鬼子,李安宅是买办汉奸,合尊的丧权辱国,达赖的分裂恶行,天啊,中国近代屈辱的黑手们快齐活了。泪河,这泪是谁所流???

从道士塔到兰州拉面白兰瓜,这享受越来越具体了。听说余老师在国外观光旅游,那是更上一层楼。

哈哈,其实我要说的是:拜托观音姐姐,以后别提秋雨了。因为我还想继续看看记忆的争斗。这个我有经验,听我的没错~~~~~~~~~~

隔水观音

时间:2001-04-04.18:19:57

我也不喜欢余秋雨的海派文人气,但我不因此而无视他的思考之功。

一桶糨糊

时间:2001-04-04.18:41:06

当得上个功字的不多,还是思考。

后学晚辈一桶糨糊不是很明白,能否请观音姐姐指点一二?

谢谢

隔水观音

时间:2001-04-04.19:09:07

至少《道士塔》是一片赤子之情的。

我觉得余秋雨散文的文字是很美的(可惜手头没有书可以摘录)。毕竟百年之后,只有好文章才会被记住,无论你认为它的作者如何没品。好比潘岳也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但他的悼亡诗实在是极品。——但话又说回来了,所有的比喻都是不确切的。

别再叫我姐姐,否则我会因僭礼而遭天谴的。

大雨

时间:2001-04-05.00:01:55

悲凉沉郁的文章,又是这名字,当然应该听《冬之旅》了,听什么巴赫。可能你平时听了很多了。这里有pears的decca-legends版,比fisher-discau的emi世纪录音还直指人心。你有吧估计。

西西弗:俺们初级爱好者躲这里说两句,你还不体谅体谅:)

西西弗

时间:2001-04-05.09:24:46

大雨:吾不如也。

老冷

时间:2001-04-05.11:40:32

大雨:

我听的《冬之旅》可能正是你说的那一张,Peter Pears演唱,Benjamin Britten钢琴,CD编号466 382-2,1963年10月伦敦Kingsway Hall录音,那时我还没有出生呢。

EMI的Fisher那张,我倒没有。回头觅来比较比较。

Pears的演唱,你说是直指人心,评价很准确。我对照歌词的英文译本,反复听过,觉得他把握住了那种苍凉抑郁的情绪,同时又没有任由这一情绪流泻,很节制,很风度。

懒猫咪

时间:2001-04-05.20:26:46

嘻嘻。大雨不必谦虚。:)

大雨

时间:2001-04-05.23:21:34

就是他。成功少不了布里顿的素养,哪里找这么高学问的伴奏去啊。 fisher-discau似不能简称前半部分。一直没清楚这道杠怎么个讲究,很是恼火。谁教我。

西西的“如”,不是“衣不如新”的比较,是“纵舟之所如”的驾临啊“)

是影射在某些爱好者面前连我都不必谦虚了?不要这样嘛

达朗贝

时间:2001-04-09.23:09:47

古罗马的贺拉斯感慨道:“一个人的心里记得太多,多余的东西必然溢出。”读此文,信哉。

懒猫咪

时间:2001-04-10.13:02:18

引人遐想的35年啊,在混合着雪水的清甜和酥油的暗香的土石寺院里,在星月流逝不见异同的诵经日程里,故国的回忆是否会偶尔袭上心头?西湖的荷叶,临安的梅花,不知在哪一座寺院的油灯下撚动佛珠的母亲,是不是真的被青藏高原的寒风吹散不知去向了呢?

最美的,就是这些不曾说出的地方。

大同

时间:2001-04-12.22:15:43

老冷的文章我也看过一些,总觉得文章中所涉及的细节太过具体,这似乎使文章具有了类似新闻报道的色彩,从而使它不再有超越时空的感染力;而在我看来,文之所以传,正在于它的超越性。(当然,老冷并不想传,这是他的萧洒处。)

文,或者是载道,或者是言志,不能为了文而文。

自己写不出文章,便口若悬河,指东划西;而其中更不免一丝丝的妒忌之心。真可谓人心危危……

西西

时间:2001-04-26.14:48:29

起初看到题目还没缓过神来。 觉得有意思,怎么会一边听巴赫一边倒用了SCHURBERT的题目。不过亦是十分地贴切。 想起了冬之旅的歌词,一个朋友翻译的:

泪水滴滴迸出眼眶

淌啊淌到雪地上

雪花片片贪渴地

吮着我的悲伤。

当熏暖的柔风

抚过小草初绽的笑脸

大地的冰雪将消融

汇成溪流万万千千

雪啊,你已久饮了我的想望

告诉我,你愿流往何方?

跟着我的眼泪吧——

它将聚为泪河携你前往

去向远在天边的城镇

穿越无数街巷欢语喧喧

那时你感觉我的泪开始沸腾

那便已是在我爱的门前。